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422 以粵獨嘅視角睇大粵九大世居民族嘅古南越源起

422 以粵獨嘅視角睇大粵九大世居民族嘅古南越源起



粵族(包括四邑人同蜑家人):約5580萬(其中廣東4170萬,廣西1505萬。若然加埋約95萬旅居支那人士則有5675萬)。講粵語,以廣州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珠江三角洲流溪河增江潭江流域,西江賀江桂江羅定江潯江鬱江北流江邕江左江右江流域,北江綏江連江流域,大粵中段及西段沿海漠陽江鑒江南流江欽江流域,其餘彌散遍及大粵境內各地。粵語係東亞語系粵平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粵族嘅起源可以追溯到2200年前嘅古典時代,最早期嘅粵族誕生喺秦攻百越至南越帝國立國呢一個時段之內,佢哋係一個以古南越人為基底融合咗古羌秦人同古苗楚人元素嘅新型南越族群。參與形成最早期粵族嘅古南越人群落,顯然嚟自於西江流域嘅蒼梧古國西甌古國雒越古國同北江流域嘅陽禺古國。喺經歷中世紀中前期巨量嘅古南越系俚僚元素尤其係“歸化”俚人摻合之後,粵族最終形成。粵族係大粵境內人口最多嘅世居族群,同時亦係大粵民國嘅主體民族。粵族嘅世居地,位處大粵境內最富庶嘅地帶,二千幾年嚟,植根粵語並以海洋貿易、基塘農業、崇尚歐西、敢於變革為最主要特徵嘅粵族文明一直處喺大粵各原生土著文明嘅最前列,並因而成為大粵文明嘅象徵。喺粵族發展嘅最初期,粵族文明嘅重心喺番禺(古代廣州)一帶,並誕生出使用人數唔算太多嘅最早期嘅粵語(古廣州話)。南越帝國滅亡之後,粵族文明重心隨即西移至西江中遊嘅廣信(古代梧州),現時粵語裡頭歷史最悠久嘅一支:勾漏粵語,就係喺嗰個時候形成,並迅即成為當時粵語嘅主流發音(由於支那漢朝殖民軍對番禺一帶南越帝國遺民嘅屠殺,加上當時政治中心西移同自身流通地域相對狹窄嘅因素,古廣州話喺踏入中世紀之後經已日趨式微,喪失咗喺粵語裡頭嘅一哥地位)。喺中世紀中前期俚人“歸化”嘅高峰時段,呢個重心甚至一度南移到高涼鬱林一帶。不過呢種狀況好快就隨著中世紀中期廣州對外貿易嘅復甦繁盛而改變,南漢帝國定都番禺以及隨後活力十足嘅珠三角經濟體嘅勃興,使到廣州再度成為粵族文明嘅中心,珠三角區域亦從此成為粵族域內最發達富庶最舉足輕重最具文化影響力嘅一噠地方,呢個格局喺粵族文明圈裡頭往後都冇再發生改變。而一度沒落嘅古廣州話,喺搆埋唔少嘅畬哎語新元素之後,喺中世紀中後期變身成全新嘅廣府話(新廣州話),終於,廣州話完成咗重新復興,並憑借著優勢嘅政經影響力再度成為粵語嘅標準方言,盛行至今。受惠於發達嘅經濟同眾多嘅人口、富庶嘅水土同豐饒嘅物產,粵族文明由始至終都係大粵境內最強勢嘅原生土著文明,雖然千百年嚟多番受到嚟自支那漢撈嘅打壓,但係依然生命力頑強,喺奮力抗擊支那殖民之餘更不斷向大粵其他嘅原生土著文明作強勢拓張。

潮族:約1245萬。講潮語,以潮州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大粵東部韓江榕江練江龍江黃岡河沖積平原地帶。潮語係東亞語系閩語族閩南語群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潮族係由古越人經中世紀中前期“漢化”再揉合少量嘅古畬族元素之後形成嘅,同粵族唔同嘅係,潮族嘅古越底主要嚟自古閩越人而非古南越人。喺依家大粵境內,潮族毫無疑問係除咗粵族之外最具實力嘅一個世居族群。潮族雖然喺人口總量上僅排行大粵第三(成個潮-海陸豐系亦祗有1510萬,遠少於粵-四邑-蜑家系共約5580萬、畬哎系2665萬、壯儂系1815萬,列大粵第四位),不過潮族卻有著驚人嘅種群繁衍力,早婚多生養嘅觀念喺潮族民眾裡頭早已深入骨髓,並似乎已經成為佢哋嘅民族文化標識,多年嚟,潮族育齡婦女嘅平均生育率同潮汕地區平均人口密度一直都高據大粵榜首。喺大粵,潮族齊心係眾所皆知,佢哋有好強嘅民族凝聚力,大粵本土潮族人雖然欠缺政治熱情,但係卻秉承潮人熱衷經商嘅民族傳統,潮商資本喺大粵私人資本裡頭佔有好大份額,大粵嘅各行各業都畀我哋輕易噉見到潮商嘅參與。潮族喺海外尤其喺東南亞有著龐大聚落,海外潮僑嘅總人口甚至比大粵本土嘅潮族人口仲要多,東南亞潮僑喺僑居國更擁有顯赫嘅政經影響力。凡此種種,都足以令潮族成為僅次於粵族嘅大粵第二大強勢族群(畬哎同壯儂雖然亦人多地廣,但係佢哋啲地全部都係荒山野嶺,民窮地脊產經孱弱,畬哎喺東南亞嘅僑民亦遠唔及潮僑咁把炮)。

哎族(指嘅係除“東江客”之外嘅講“哎話”“客家話”嘅人群):約2035萬。講哎語,以梅州話為基準音。主要分佈喺梅江琴江流域一帶(興梅哎,約405萬),滃源始興南雄曲江仁化樂昌乳源英德中東部佛岡北部新豐西部大余全南一帶(粵北哎,約310萬),廉江北部博白東南部陸川南部合浦東部浦北南部化州西北部防城北部鬱林北流靈山欽州一帶(鬱廉哎,約425萬),其次係大埔豐順揭西中西部饒平北部一帶(潮汕哎,約190萬),陸河海豐北部揭西西部惠來西北部普寧南陽山區一帶(海陸哎,約95萬),高州東部信宜東部電白北部陽春西部羅定南部雲安鶴山一帶山區(高陽哎,約145萬),花縣北部增城北部從化北部一帶山區(廣府哎,約60萬),貴港來賓武宣賓陽桂平平南橫縣一帶山區(潯貴哎,約160萬),清遠四會廣寧陽山連縣連南三水北部高要北部一帶山區(清連哎,約80萬),賀州昭平鐘山一帶(賀州哎,約55萬),柳州柳城柳江鹿寨羅城一帶(柳州哎,約45萬),其餘彌散遍及大粵中部及中南部嘅粵族聚居區(約65萬)。哎語係東亞語系畬哎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哎族係由古越人經中世紀中後期“漢化”再揉合巨量嘅畬瑤元素之後形成嘅。哎族尤其係梅江韓江流域嘅興梅哎族同潮汕哎族,喺佢哋族群形成嘅過程裡頭,作為次生土著嘅古畬族人(原生土著係古閩越人)受到咗顯著嘅哎化,而喺粵北同鬱廉高陽一帶嘅哎族,受佢哋顯著哎化嘅對象,換成咗古瑤族人。同興梅哎潮汕哎嘅古閩越底唔同,粵北哎族尤其係鬱廉同高陽嘅哎族屬於古南越底。最初嘅哎人係分佈喺今日廣東東部梅江-潮江流域嘅越人,佢哋屬古南島系-古閩越人系統,而唔係粵族始祖所屬嘅古侗臺系-古南越人系統。呢啲喺粵東嘅古閩越人,後嚟顯然分成海岸系同山地系兩支並分開演化,粵東嘅海岸系古閩越人由於持續受到嚟自福建沿海一帶嘅古閩越人南遷補充,族群規模一直穩健,閩越味始終充盈未變,於是就有咗今日我哋所見嘅潮族人同潮州話。粵東北山地系嘅古閩越人就冇噉好彩,佢哋所處嘅埞方本嚟就山多林密以致人煙有限,再加上早喺公元3世紀佢哋就要面臨大量古畬人南遷嘅侵擾,呢批粵東山地系嘅古閩越人經過500幾年嘅抗爭,終於抵擋唔著呢啲著草走佬嘅古畬人,而畀佢哋冚嘭唥畬化晒,哎族(亦即係所謂客家人)於是就噉形成咗。早喺支那三國時代就有大批古畬人(亦即所謂溪人)聚集喺粵東北山地北邊嘅贛江-鄱陽湖流域一帶,支那東吳征伐山越嘅戰爭則拉開古畬人南遷逃亡序幕。喺公元7-8世紀,自粵東酋帥苗自成、雷萬興起兵反支畀支那殖民頭目陳元光(作為古閩越人最重要遺裔嘅閩南人至今仲認賊作父嗌呢件陳撚光做乜春開漳聖王,認真冇腰骨)擊滅之後,粵東北山地古閩越人就徹底銷聲匿跡。查實齊睇苗自成、雷萬興呢兩個苗瑤畬味十足嘅名(苗即苗,雷至今仍然係瑤畬兩族嘅大姓),就知道喺當時山地古閩越人嘅勢力喺粵東北經已冇乜地位。喺中世紀,亦有大量勉語瑤族人群南遷入粵,當時嘅勉語瑤人比今日嘅分佈範圍大好多,幾乎遍及東起惠州西到桂平北起連州南到高州嘅遼闊地域,呢啲新遷入嚟嘅瑤人,同當地原住民屢有衝突,於是就有所謂嘅大藤峽瑤亂同羅旁瑤亂(大藤峽喺桂平,羅旁就係今日嘅羅定),喺大粵中世紀史裡頭,呢兩單嘢係好重要嘅事件嚟。衝突過後,呢啲瑤人好多都粵化成粵人,喺山卡喇嗰啲,則畀同樣住喺山卡喇嘅哎人(亦即所謂嘅客家)哎化,最後剩返好山卡喇好山卡喇嗰啲,則沿襲中古勉語瑤人世系,成為今日嘅兩廣瑤族。喺四邑,唔少所謂嘅四邑客家其實都係嚟自哎化嘅勉語瑤人,臺山大窿洞一帶山區,係勉語瑤人喺四邑好重要嘅聚居地,直至18世紀,嗰帶仲有好多勉語瑤人,但係喺嗰時,呢啲勉語瑤人都經已開始四邑化/哎化,呢啲喺四邑嘅勉語瑤人,喺呢陣時甚至仲出過支那官府嘅科舉狀元,可見佢哋去瑤化嘅速率有幾快。喺近代,隨著19世紀中期發生喺四邑同佢周邊地區曠日持久嘅土客械鬥(又稱主客械鬥,後嚟呢場以粵族支系四邑人為土佬,以住喺山區由瑤民哎化而嚟嘅人群為客佬嘅大粵內戰足足歷時咗十二年(1855-1867年),當中以新寧(舊陣時臺山)嘅戰況至為慘烈)持續惡化,客佬一方為咗增添喺呢場內戰裡頭獲勝嘅籌碼,佢哋試圖採取拉攏支那漢撈以制衡土佬嘅策略,於是,帶著深刻支奴媚漢色彩嘅“客家”思潮隨之誕生(“客家”呢個名最初係由土佬贈畀客佬嘅,但係隨即畀客佬認受並加以利用)。“客家”思潮後嚟隨著1860年代末期土客停火而一度蟄伏接近40年,不過隨著1905年“客家源流研究會”“客家源流調查會”等社團嘅成立,呢一思潮再度活躍並隨著羅香林1928年《粵東之風》以及1933年《客家研究導論》嘅出版而塑造出一個全新嘅所謂“客家學”嘅體系,其後嘅1920-1950年代,胡文虎喺東南亞哎僑社群裡頭力推“南洋客家運動”,更使呢種對“客家”嘅鼓吹蔓延回流返哎僑祖地亦即大粵嘅興梅哎區、粵北哎區、潮汕哎區、海陸哎區、廣府哎區,閩越嘅閩西南哎區乃至大粵畬族聚居嘅東江流域一帶。

畬族(指嘅係東江流域講畬話東江本地話水源話占米話嘅所謂“東江客”人群):約630萬。講畬語,以惠州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東江中上游河谷、東江支流增江西枝江新豐江秋香江流域、以及大亞灣沿岸同深圳龍崗一帶。畬語係東亞語系畬哎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畬話/東江本地話/水源話/占米話都係東江流域歷史悠久嘅語言,佢哋嘅前身古輋話,係一種以古南越音為基底融合咗古羌秦音同古苗楚音嘅新型南越語,喺秦攻百越至南越帝國立國呢一時段裡頭,古粵語同古輋話分別形成於西江同東江流域,有跡象顯示,古輋話嘅古南越音基底嚟自東江流域嘅縛婁古國。由於古粵語同古輋話都有著共同嘅古南越音底蘊,所以奠定咗今日粵語同畬語嘅底層關聯(正因為有噉嘅關聯,畬語(當時係以東江本地話嚟稱呼)曾一度被認為係粵語嘅一個疏離分支)。從公元6世紀開始,苖瑤系嘅古畬族人移徙入東江同梅江流域一帶,於是,喺古輋話裡頭,古畬族語嘅元素持續不斷噉入滲,捽之形成咗今日嘅畬語,而講呢種畬語嘅人群,就係今日嘅畬族。一直以嚟,畬族都持久處喺“客家”化嘅壓迫之下,畬語被刻意矮化成“惠河系客家方言”,而畬族更冚族畀喺佢東北邊嘅自恃係所謂“客家”正統嘅興梅哎侮辱蔑稱為“蛇佬”。正因為噉,以惠州人為代表嘅東江流域嘅“畬話人”同“東江本地人”至今依然頑強拒絕承認自己係所謂“客家”並極之反感人哋將佢哋嘅族群劃入去所謂“客家”嘅範疇裡頭。喺中世紀中後期,為咗尋求更好同更多嘅田地(粵東北山岳地帶山多地瘠),分佈喺粵東北山地由古畬人+古閩越人合流而成新誕生嘅哎族開始沿東江順流而下向大粵西部大遷徙,佢哋首先將東江沿岸霸佔,並試圖將嗰度原嚟嘅土著:古南越系嘅東江本地人(亦即今日畬族嘅先祖)邊緣化,從而揭開畬族被迫“客家”化嘅序幕。呢啲人跟著有唔少喺途徑珠三角平原一帶嗰陣留低,最後畀強勢嘅當地土著粵族粵化,經過粵族地頭而冇畀粵化嗰啲,多數又走咗上四邑高陽以至兩廣之間啲山卡喇地方,喺大藤峽同羅旁瑤變之後,呢啲人又同笛佬嘅勉語瑤人高度混合並哎化咗佢哋。喺大粵,興梅山岳地帶嘅哎人係由古閩越人+古畬人混合而嚟,粵西兩廣山區一帶嘅哎人,則係由興梅哎人+中世紀勉語瑤人混合而嚟,血緣相當繁雜。而東江流域嘅畬人,佢哋嘅血緣以古南越系嘅東江本地人為主,而同粵語族群相近。

瓊族:約510萬。講瓊語,以文昌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海南中北部同海南東部東南部西南部沿海。瓊語係東亞語系閩語族閩南語群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瓊族係由雒越系古南越人揉合巨量嘅經中世紀中前期“漢化”過嘅古閩越人元素之後形成嘅,同潮族相比,瓊族帶有多重越色彩,既有古閩越嘅,更加有古南越嘅(亦即黎族先民嘅影響)。相對於黎族臨高族哥隆人以至儋族,瓊族喺海南嘅歷史並唔算久遠,佢哋係一個喺中世紀後期喺海南島本土上高誕生嘅南越系同閩越系相混血嘅民族。雖然瓊族並唔係海南島最早期嘅原住民,但係噉並唔妨礙呢個佔海南世居人口六成嘅族群取得島內主體民族地位。憑借人數上嘅優勢,自中世紀後期開始,佢哋對海南嘅政經文化就經已擁有強大影響力(尤其係強力向瓊島中央山地嘅黎區滲透),瓊族瓊語甚至成為海南人海南話嘅代稱。進入近代,有唔少瓊族人開始移民南洋,不過以移民規模嚟睇,瓊族人遠唔及得上潮族人同哎族人,所以東南亞瓊僑嘅勢力一直唔大。

黎族:約130萬。講黎語,以樂東黎話(黎語侾方言)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海南中南部山區。黎語係侗臺語系黎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黎語分成侾(又稱哈)、杞、潤(舊稱本地)、美孚、賽(又稱加茂)五個方言,其中分佈喺陵水保亭一帶嘅加茂方言同其餘四種方言差別相當大,據統計加茂方言裡頭約有一半以上嘅詞彙同其他四個方言唔一樣,因而有學者將加茂話從黎語裡頭分出,並視佢為地位同黎語並立嘅黎語族裡頭嘅獨立語言。現代黎族係雒越系古南越人喺海南島嘅直系後裔。現時,黎族瓊化嘅趨勢相當明顯,據證,喺130萬黎族人裡頭,仲以黎語為母語嘅黎族人僅有70萬,分佈喺瓊中通什保亭一帶嘅黎語杞方言同加茂話,經已處喺瀕危狀態,對啲細路哥同細蚊女嚟講,呢兩種話好似嚟自外星球,唔識聽更加唔識講,呢種狀況若然持續冇改善,唔使幾耐,黎族將會喪失一半嘅人口同分佈地域。

壯族(指嘅係講“北部壯話”自稱“布壯”“布依”“布仲”“布爽”“布銳”等嘅“北壯”人群同支那所謂“布依族”嘅人群):約1230萬(包括南盤江紅水河以北約85萬布依族人口)。講壯語(亦即支那所謂嘅“北部壯語”),以武鳴壯話為基準音。主要分佈喺右江中上遊黔江紅水河南北盤江流域柳江龍江流域以及武鳴邕寧北部橫縣北部賓陽東部貴港西北部一帶,其次係富寧廣南丘北硯山羅平南部師宗南部一帶(嗰度係雲南“沙人”同雲南“布依”嘅聚居區),其餘彌散分佈喺龍勝-陽朔-鐘山-連山呢一帶弧形區域。壯語屬侗臺語系臺語族北部語支,壯語係侗臺語系臺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壯族係中世紀時代古南越系僚人嘅直系後裔,佢哋同西甌古國有著密切嘅淵源,或者講,佢哋係西甌古國嘅遺民。支那人當年搞“民族識別”界定支那所謂嘅“壯族”嗰陣,驟眼睇真係認真求其符碌,古西甌同“北壯”古雒越同“南壯”呢重咁明顯嘅古今一一對應嘅關聯,佢居然可以視而不見,夾硬將兩個語言分屬臺語族北支同臺語族中支嘅彼此間根本無法通話嘅族群綑綁打包成一個“壯族”,作為人數較少嘅一方,“南壯”儂族嘅語言同文化因此長期受到忽視。同“南壯”嘅豆泥形成鮮明對比嘅係,喺“北壯”北邊講著同“北壯”幾乎一樣語言,喺拉丁化文字上高可以同“北壯”結成“布僮文字聯盟”嘅“布依”,卻係獲得“厚待”可以另成一族。於是,擺明就係同一個民族嘅“北壯”,鑑硬畀支那人分拆成廣西嘅“壯”同貴州嘅“布依”,隔著紅水河南盤江分省劃江而治。長期以嚟,壯族因為佢太過“漢化”(主要係桂柳化)而被一眾人類學民族學語言學學者所漠視,認為呢個自身特色喪失得七七八八嘅族群冇咩值得去探究,甚至直到而家,“壯族”係一個“人為創造”出嚟嘅民族之類嘅論調仲不時喺支那坊間流傳。壯族係一個獨立嘅民族,呢一點毋庸置疑,佢哋所講嘅母語:壯語,同漢語截然有別,壯語就係壯民身份嘅最好鑑證,不過,除咗壯語之外,壯族就真係冇乜其他更有力嘅嘢嚟證明自己嘅獨具特色。現時,喺支那煲冬瓜嘅怒潮之下,壯族所表現出嚟嘅抗禦力明顯畀周邊嘅粵族儂族哎族要弱雞好多,反制力水之微同手段之單薄同壯族咁大嘅族群同埋佢“自治區主體民族”咁風光嘅地位完全唔相稱,喺而家廣西幾大世居民族裡頭,壯族撈化(桂柳化)速度係最快嘅。冇咗壯語嘅壯族仲可以有乜?係乜都冇,縱使而家壯族擁有龐大嘅族群,但係欠缺自身鮮明特色嘅佢哋前景依然令人擔憂。壯族唔係一個人為所可以創造出嚟嘅民族(因為壯語唔可能被創造,祗可能被傳承),但係卻可以人為噉被熔滅。喺大粵,依家查實一共有15個壯儂語族群存在,對於呢啲平平無奇冇嚟特色嘅群體,支撈顯然唔使咁頭痕去做咩“識別”。喺“漢化”嘅趨同效應之下,壯儂各支系自身特徵逐步消減,到最後支系嘅認同讓位畀地域嘅認同,雖然噉喺客觀上有助於消除壯儂系內部嘅歧異,增進彼此聚合,不過我哋要清楚睇到,呢種以稀釋模糊侗臺色彩為特徵嘅聚合祗不過係最終達至壯儂“漢化”嘅一種中間過渡形態,佢從嚟都唔係支那漢撈想要睇到嘅,呢種形態祗不過係因為支共為咗彰顯“民族平等”而暫時得以延續。假如壯儂唔及時醒水,把握著呢個契機乘勢去支那化,將呢一暫時嘅過渡形態截流定格使之冇再惡化,噉睇怕壯儂將會永遠喪失自我救贖嘅最後機會,直墮民族滅亡嘅深淵。

儂族(指嘅係講“南部壯話”,自稱“布儂”“布岱”“布央”“儂安”“布偏”等嘅“南壯”人群):約585萬(包括現時由越南實際控制嘅高平地區約35萬儂族人口)。講儂語(亦即支那所謂嘅“南部壯語”),以靖西儂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左江流域邕寧南部欽州南部隆安德保靖西那坡天等高平硯山廣南麻栗坡馬關文山西疇富寧南部一帶。儂語屬侗臺語系臺語族中部語支,儂語係侗臺語系臺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現代儂族係中世紀時代古南越系僚人嘅直系後裔,佢哋同黎族京族(越南人)一樣,同雒越古國有著密切嘅淵源,喺公元11世紀,儂族誕生咗佢哋最偉大嘅民族英雄儂智高,儂族嘅族名因此而嚟。比起同屬於臺語族西南支嘅泰語寮語撣語之間嘅差別,壯語同儂語嘅差別顯然要大得多(壯語各方言屬臺語族北部語支,儂語各方言屬臺語族中部語支),泰寮撣係語支內級別嘅差異,而壯儂則係語支同語支之間嘅差異,既然寮撣之於泰差別咁細都可以獨立成族,噉儂之於壯咁大嘅差異,至少喺語言學嘅角度嚟睇,儂族獨立自成一族係毫無疑問嘅。而且,儂族同古雒越壯族同古西甌嘅古今對應關係,以及儂智高崇拜喺儂語人群裡頭嘅普遍盛行,亦都喺歷史學同民俗學嘅角度有力噉支持儂族係獨立民族嘅觀點。同壯族相比,儂族嘅民族自信要明顯強勢好多,佢哋對自己本民族傳統民族文化嘅保育表現得相當盡心,喺而家支那所謂“壯族”嘅陣營裡頭,大凡有關侗臺系歷史文化內涵嘅充實,多數係依靠儂族嘅參與同貢獻。德靖文山一帶係儂族嘅大本營,呢度嘅儂族人有著極好嘅抗異化能力(包括抗粵化抗桂柳化抗平話化乃至抗越南化),不過一出呢個大本營去到儂族嘅東南邊區,我哋睇到情況卻非如此,現時,南寧周邊以及左江流域一帶嘅儂族仍然顯現出好明顯嘅喺好耐之前就經已產生並一直沿襲至今嘅粵化傾向。

瑤族(又稱勉族,僅指支那所謂“瑤族”裡頭嘅盤瑤系瑤民,亦即講優勉金門標曼藻敏標交呢五種瑤語方言嘅人群):約205萬。講勉語,以金秀優勉話為基準音。主要分佈喺連南連山富川恭城賀縣江華江永灌陽一帶,以及金秀及其周邊大瑤山山區。其次係乳源陽山連縣樂昌宜章汝城一帶山區,靈川臨桂龍勝一帶山區,凌雲田林西林富寧廣南馬關麻栗坡那坡高平一帶山區,紅河州河口屏邊金平一帶山區,其餘散佈喺大粵中北部各處高寒山區。勉語係苗瑤語系瑤語族裡頭嘅主要語言。苗瑤關係密切,佢哋嘅歷史一直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揚子江淮河流域嘅三苗古國同九黎古國。喺中世紀中前期,瑤族開始同苗族分離,一部分瑤族先民更南遷至大粵北部邊境山區,到中世紀中後期,苗瑤遭受到嚟自中原漢族嘅強力入侵,被迫放棄湘沅洞庭流域嘅原居地,苗族西遷雲貴,瑤族就全族南遷大粵腹地,佢哋留返喺湘沅洞庭啲死凈種,後嚟唔係畀湘撈化,就係畀川撈化。喺13-17世紀,瑤族喺大粵嘅分佈,遠較今日廣闊,對應瑤哎兩族共有嘅山居習性,18世紀之後大量瑤民族群嘅無故消失,同埋現時粵中粵西哎族嘅地理分佈同昔日瑤民居住地嘅高度一致,呢啲咁明顯嘅證據,足可以令我哋相信,而家大粵中部同大粵西部唔少嘅哎族,當初都係由瑤而哎“歸化”而嚟嘅。呢種轉變,直到今日喺粵北瑤區仲清晰可見,“平地瑤”(又或者叫“民瑤”/“良瑤”/“熟瑤”)就係呢種轉變嘅中間產物。今日粵北嘅“平地瑤”,經已唔再識講瑤語而統統改用哎語,雖然佢哋而家仲保持著一啲瑤族嘅信仰同習俗,不過呢種堅持嘅力度,同去瑤化嘅力量相比,就算擺喺號稱民族平等同保育傳統民族文化嘅今日,都係顯得微不足到。喺對瑤民抱有高成見嘅昔日,真係好難想像啲喪失咗本民族語言嘅“平地瑤”喺保留瑤文化方面可以有幾多建樹,佢哋喺呢方面嘅建樹越多,就越阻礙佢哋辛苦獲得嘅“齊民”身份嘅鞏固,喺大漢沙文主義橫行嘅支那,與其保留啲咩瑤傳統,不如魯作整返本有咁長得咁長由今世直通支那三皇五帝嘅“威水”族譜仲好過喇,至低限度,呢本呃神騙鬼裡頭講到天花龍鳳嘅“威水”族譜,可以令到自己同子孫後代獲得一個可以安全繁衍嘅較有利環境,相反,喺信仰習俗節日禮儀服飾上對瑤傳統張揚嘅保留,最後所招嚟嘅,好可能祗會係殺身之禍。直到今日,瑤族呢種被同化嘅弱勢地位依然冇乜改善,而家除咗分佈喺大粵西部深山野嶺嘅瑤族仲可以完整噉保持著自己嘅民族性之外,住地靠近平川谷地丘陵低山嘅瑤民,幾乎無一例外噉受到哎化粵化畬化壯化,而喺大粵北疆開外嘅支那湖南,瑤族連同苗族,同樣弱勢,瑤民嘅湘撈化同川撈化正喺度急速噉推進著。

——————

粵族裡頭嘅特別支系

四邑人:粵族支系。約390萬。講粵語四邑方言,以臺山話為基準音。集中分佈喺臺山新會開平恩平江門斗門一帶。四邑話屬漢藏語系粵平語族粵語支。據析,喺中世紀時代,古閩越人曾經有一波南遷嘅浪潮,佢哋嘅最終目的地,係海南同雷州,不過其中有唔少人中途選擇留喺四邑沿海乃至成個潭江流域一帶,呢啲人後嚟逐漸同古南越系嘅當地土著俚人融合形成四邑人,今日四邑人有別於粵族主體族群嘅特異口音,閩越元素嘅摻雜係關鍵。四邑人因繁盛嘅海外移民群落同獨特嘅移民文化而著稱,開平碉樓同村落係目前為止大粵境內唯一嘅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佢代表著四邑移民文化嘅繁榮同燦爛。四邑人係粵族裡頭最先移民海外嘅支系,佢哋嘅先民,創建咗最早期嘅海外粵僑社區,佢哋移民嘅足跡,幾乎遍及全球,尤其係以美加星馬最多,其次係印尼菲律賓委內瑞拉澳洲英國緬甸越南巴西秘魯泰國古巴墨西哥巴拿馬紐西蘭日本斐濟印度荷蘭,佢哋嘅代表語音臺山話,更加有小世界語之稱。古時四邑分屬廣肇兩府,初時四邑人因為口音相似而靠近,後嚟移民運動使到呢種親近加深,並最終催生出四邑認同,不過呢種四邑認同並冇向更離散嘅方向發展,後嚟更加呈現出同廣肇(粵族嘅主體群落)合流嘅態勢。究其原因,一係19世紀中期嘅土客械鬥,廣肇同四邑企喺同一陣線,有力噉促成四邑向廣肇嘅聚合,海外嘅廣肇系同四邑系移民亦因而彼此間產生咗親聚力,二係四邑都係廣肇屬縣,尤其係四邑嘅龍頭臺山,自立縣以嚟一直隸屬廣州府從嚟都冇變過,“廣州府人”呢樣嘢對佢哋係有市場嘅。現時,四邑人嘅內部凝聚力依舊係高,但係佢哋要求被承認係一個獨立民族嘅聲音卻係輕微。

蜑家人:粵族支系。約60萬。講各式粵語方言。而家喺珠三角南番順同中山北部廣泛流佈嘅沙田話,係蜑家粵語最正宗嘅口音,沙田人,查實就係嗰啲早期上岸定居咗嘅蜑家人嘅後裔(共同嘅人文背景使南番順並稱“三邑”,厚實嘅歷史文化底蘊同近年騰飛嘅經濟,更使“南番順”三個字響徹大粵),沙田話屬粵語粵海方言,同廣州話非常相近。蜑家人散佈喺東起汕尾西至防城南到三亞嘅大粵沿海漁港裡頭,以及粵江三角洲西江北江東江同佢哋支流嘅江岸邊。蜑家人係一個古老兼且有著獨特生活習俗嘅族群,佢哋平時以艇為家,終年漂泊喺江河海洋水面,從嚟都唔上岸嘅。“蜑家”以前讀作“鄧家”,據講呢種讀法明顯帶污蔑侮辱嘅性質,所以而家“蜑家”普遍被讀為“蛋家”或者“彈家”,或者直接用“艇家”“水上人”嚟替代“蜑家”呢個稱謂。冇將蜑家人單獨作為一個族群嚟統計,已經將近50年,而家以粵語漁民嚟概略估算,大致可以推出蜑家人嘅人口數。以大粵沿海128個主要漁港計,除開44個粵語漁民好少有分佈嘅潮汕雷州海南海域漁港,其餘84個,都係粵語漁民主要聚集同頻繁活動嘅漁港,喺呢84個漁港裡頭,中心漁港有16個,一級漁港有27個,二級及以下漁港41個,以一個中心漁港聚居2萬漁民、一個一級漁港聚居5千漁民、一個二級及以下漁港聚居1千漁民推算,海洋蜑家人將近有50萬,再加埋生活喺西江同北江流域嘅近8萬內河蜑家人(據2011年珠江流域首次禁漁數據顯示,參加禁漁嘅廣東內河蜑民有36333人、艇11403隻,廣西內河蜑民有39954人、艇13616隻),蜑家人嘅總人口,接近60萬。蜑家人被認為係粵族裡頭保留古南越人成份最多嘅群體,據證,蜑家人發源於西江潯江鬱江流域,佢哋係蒼梧古國嘅直系遺裔。直到而家,呢一帶仲廣泛流傳著蒼梧古國時代所遺留落嚟嘅一種古老信仰:龍母崇拜,龍母係秦攻百越時代蒼梧古國裡頭嘅一位女性英傑。古蜑家人係蒼梧古國嘅主體民族,古蜑家話,毫無疑問同標話拉珈話茶洞話有著密切關聯,古蜑家話屬於侗臺語系侗水語族。喺秦攻百越乃至到南越立國時代,古西甌國同古雒越國嘅性質都屬於鬆散部落聯盟嘅範疇,佢哋都唔係由純臺語民族所構成,喺古雒越裡頭明顯摻雜著屬於孟高棉系統嘅古京族(亦即古越南人)成份,而北邊嘅古西甌,侗水語民族構成咗佢嘅好大一部分,而且越向北,古西甌裡頭嘅臺系成份(古壯人)越細而侗水系成份(古侗人)越大,正因為噉,我哋甚至可以推斷最初畀秦軍予以沉重打擊嘅,係同古蜑家人古蒼梧國血脈相通嘅古侗水語民族。喺大粵成個古典時代,古蜑家人發祥地嘅蒼梧及其周邊一帶,都係支那重心殖民嘅區域,進入中世紀之後,呢種狀況比之前更甚,古蜑家人嘅地盤受到擠佔,被迫分東西兩支分別沿西江嘅上遊同下遊遷徙。向上遊遷徙嘅一支,形成咗今日嘅拉珈人茶洞人侗族水族佯僙人仫佬族毛南族等侗水語民族,佢哋仲依然保存著祖先所留低嘅語言,留喺古蜑家人原居地深山裡頭嘅,就係而家嘅標人,標人所講嘅標話,雖然仲屬於侗水語,但係經已混雜咗好多勾漏粵語嘅成份,而向下遊珠三角水域北江水系東江水系乃至大粵中西部沿海遷徙嘅一支,則係變成完全喪失侗水語嘅今日嘅蜑家人。喺當代,由於近呢幾十年嚟鼓勵水上居民上岸安居嘅舉措持續起效,加上昔日對蜑家嘅歧視被強力紓解,蜑家人尤其係粵江流域嘅蜑家經已快速噉融入當地嘅粵族主體群落。沿海漁民尤其係深海漁民,係今日蜑家人嘅主流族群,特殊嘅水上生活生產習俗有助於增強蜑家人嘅內部認同,不過由於蜑家人本身人數唔多,而且分佈過於離散,噉嘅情形,直接導致到佢哋族內交流嚴重受限,令佢哋冇辦法積聚出更強力量,現時,佢哋被粵族主流同化嘅趨勢依然難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